2010年9月30日星期四

Dream Shoes



最想擁有的又偏偏不捨得買,要說上一對 Dream Shoes 已經是 nike 的 Air Zoom Huarache 2K4了,可惜當時不缺鞋,當然不花錢買。說到買籃球鞋,我打球十二年多才只買過四雙,即三年左右換一次,算是節儉呢!另外看過以下訪問才知 Rondo 原來也喜歡 Huarache,不禁讓我高興了一晚。(笑)
WBF: Rajon Rondo on the Nike Hyperfuse

無論對 Hyperfuse 是否有興趣,也不妨看看以下片段,因為這雙鞋可是跟中國有些淵源啊!
另外必需留意一下這雙鞋的靈魂——取代縫合的新技術——熔接製程 ( FUSING PROCESS )

2010年9月17日星期五

月刊的存在價值



話說早幾天難得地把八月號的《XXL》徹底讀完(是由封面至封底一字不漏的徹底),卻立刻在報攤發現了九月號的出版,不禁讓我想到「啊!讀一本月刊可真的花上一個月啊!」
當然我是清楚實際讀書時間可能只需十數小時,卻又不見得有人願意這樣去啃一本雜誌。
我之後又再想,既然從網上都可獲得 NBA 的消息及詳盡資料,何必要花錢買雜誌?或許這是全世界的編輯們都在思考的問題。

面對網路即時更新的各樣消息,有時真會把我們害累透,因此我們才想將工作托付到編輯裡去吧!
雜誌裡報導的根本都是過期的舊聞,可它們都比即時的全面及可靠;對於大小傳聞也花了些考證及加上評論或分析,儘管是遲來的卻值得細讀。另外只有花上一個月時間製作的月刊才有的豐富專題和訪問也是讀者在網上找不到的吧。當然有時也為了欣賞精選過的球星圖片,尤其是日本那兩本,印刷非常出色,若忍心剪出來貼,好比沖曬的照片呢。

不過以上種種都是付加價值,其實一本月刊要存活還是得看其是否有「靈魂」。
每一本雜誌都應該有一種態度,如《SLAM》就是表表者。它不官腔,有取態,因此代表了某類人(很難表明,讀過就會知道)。透過它所挑的題材,讀者逐漸都會形成一種態度,甚至乎精神。
那麼訂閱月刊當然也是一種態度。以我所知,很多人讀完都不捨得丟掉,還整齊排放在書架好讓能隨時翻翻看,也讓到訪者一看便知自己是哪類人。

資訊爆炸的年代,與其每天花數小時上網,倒不如在月刊讀讀真正關心的專題,順便培養某種態度。

2010年9月14日星期二

他真不會


▲此圖為2010年9月17日補上。

本應要寫的又變遲了,反正都遲,就寫最新最熱的。
就在凌晨一時多的時候,有報導引述了 Allen Iverson 的經理人的發言。
報導標題為 "With his NBA well dry, Allen Iverson considering China"

作為 AI 長年支持者,單看標題後,錯愕半秒卻又心裡叫好。
當然這是私心作祟,AI 若真來 CBA 的話,要現場觀戰,難度總比去美國低,不過質素如票價一樣差大截就只好將就;另外如上季寫 Marbury 般,一位具多年經驗也是 All-Star 級的球員來 CBA,只要他真有心打,可是為球員本身的名利、CBA 整體質素、球迷們帶來三贏局面啊!

不過經理人如此放聲可是另有所圖,要解讀的話就以上季引退宣言作參考吧。